濱松城公園亮點
天守閣腳下就是濱松城公園裡鬱鬱蔥蔥的日式庭園,庭園整體設計注重與原有綠化環境的和諧交融,因為不使用任何殺蟲劑或除草劑,松鼠、翠鳥等野生動物都得以在這裡自由生活。
四季美景都濃縮於此:春天是櫻花盛開的季節,園內隨處可見不同品種的櫻花,垂枝櫻將嬌嫩的花朵一直送到水面上,山櫻花則帶來更鮮豔奪目的色彩,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公園開放夜櫻觀賞;夏天,濃綠的楓樹新葉與嬌嫩欲滴的紫色繡球花(紫陽花)、嫩黃的金絲桃交相輝映;到了秋天,綠色的楓葉變作熾烈的楓紅;冬天,當地金縷梅纖巧的黃色小花立在白雪覆蓋的枝頭上,格外醒目。
在日式庭園的中央,三道瀑布分別落入三層池塘之中。疊造瀑布的石頭和池塘中央的石塊與建造濱松城的石頭出自同源,瀑布頂上設有木造座椅,可供人聆聽飛瀑流水之音,觀賞周邊美景。
出世城
濱松城被稱為「出世城」(日語裡「出世」有成功、發跡之意),因為幾個世紀以來,不少大人物都和這裡有千絲萬縷的關係。
最有名的當然是幕府將軍德川家康(1542-1616),他在濱松城當了17年城主。在15世紀中葉開始的戰國時代(1467-1568),德川家康以濱松城為大本營,歷經眾多戰役擊敗所有對手,最終於1603年登上幕府將軍之位開始統治大一統的日本。
後來也有好幾位曾被分封到濱松城的領主在短暫擔任城主之後,便獲得提拔身居要職。其中有5位成為了「老中」,即將軍直屬家臣的幕府最高行政官員,這些重要職位大部分被授予了德川家建立幕府前的盟友們。
濱松城的吉兆一直延續到了今天,許多世界知名公司都誕生於濱松,其中包括身為摩托車和汽車巨頭的鈴木(Suzuki)、本田(Honda),以及著名樂器製造商河合(Kawai)與YAMAHA。哪怕已經具備了國際背景,許多公司仍將他們的總部設在濱松。
濱松城特色
16世紀初期至中期,今川家(室町幕府足利氏將軍的同族)在這裡建造了一座較小的城,名為「曳馬城」。後來德川家康(1542-1616)擊敗今川家,於1570年將主要力量遷至該地,開始建造一座更大的城。相傳,由於日文中「曳馬」有「下馬後牽馬」之意,而武士下馬便是落敗,德川家康覺得「曳馬」二字不祥,於是將城改名為「濱松」,字面意思就是「海濱的松樹」。
1867年幕府時代結束,濱松城遭拆除,大部分土地被出售。如今的天守閣是1958年重建的,但下面的石基被認為是德川家康的下一任城主堀尾義春(1543-1611)所建。這些石基採用「野面積工法」(毛面砌法)建造,這種方法是日本最初的石牆建造技術,即將不規則的毛石堆砌起來,最大一面朝外,然後用碎石填補大石頭之間的空隙。這些堅固的石基(石牆)歷經數百年風雨,依然保持著出色的排水性和抗震性。
德川家康
德川家康(1542–1616)出身於當年統治現在名古屋一帶的小領主松平家,成長於戰國時代(1467-1568)的腥風血雨之中,在1570年至1586年的17年間一直擔任著濱松城城主,打下根基鞏固了力量,並贏得了支持。
將德川家康送上幕府將軍之位的是數不清的大小戰役,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他擔任濱松城城主期間。1572年的三方原之戰,德川家康遭遇了他最大的慘敗,對手武田信玄(1521-1573)是一位實力強勁的大名(日本封建時代的領主),當時兵力約為德川軍的三倍,他的騎兵摧毀了德川家康的軍隊,而德川家康本人也幾乎命喪黃泉。
雖然撤回濱松城時只剩下很少數殘兵,德川家康依然下令開放城門並點燃篝火,以便部下進城。這卻讓追擊而來的武田軍感到疑惑,在夜裡遭受一小股德川軍的偷襲之後,武田信玄堅信德川家康必有援軍,第二天便撤退了。
此後,眾多的戰國梟雄不是被德川家康擊敗,就是早他一步離世。到了1603年,德川家康終於立於不敗之地,德川家建立的幕府從1603年到1867年統治日本,在數百年內戰後最終讓日本走向了相對和平的時代。